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剧场音质设计

发表于2016-04-18 08:51       |       41次阅读
分享到:0

                                      剧场音质设计

 

        剧场的类型较多,包括歌剧院、地方戏剧院和话剧院等。其中除话剧是用语言声演出外,其余歌剧和戏曲演出均兼有歌唱和音乐伴奏,有的还有对白,因此在音质设计时必须兼顾语言和唱词的清晰度以及音乐的丰满度的要求。剧场由于搬运工具、演员上下场以及设置多重布景和舞台机械等需要,通常设有单独的舞台空间,以镜框式台口与观众厅耦连。也有的剧场具有开敞式舞台,如伸出式舞台、中心式舞台等。这种剧场以演出话剧、戏曲及其它小型表演者居多。除了有些地方戏剧场乐队是在镜框式台口之内的侧台上伴奏,故不设乐池外,一般镜框式台口前部都设有乐池。

 

                                             歌剧院音质设计

 

  • 歌剧院体型设计

     

       西方古典歌剧的传统形式是马蹄形平面和多层包厢,如米兰阿拉斯特拉歌剧院和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就是这种歌剧院的典型代表。这两个歌剧院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歌剧院。古典歌剧院采用这种体型首先是与当时的社交礼仪活动相适应的。同时它也具有若干优点,一是可以争取较多的观众位于与舞台相聚不远的坐席处,以便看清演员的表演和听清演员的歌唱。如米兰歌剧院,其席座共有2289座,但最远的坐席离舞台仅有31m的距离。同时除了侧面包厢的少数坐席外,绝大多数座位的视线也都比较好。此外,多层包厢的座席可起吸声作用,使混响时间较短。包厢同时又起到良好的声反射与声扩散作用,使池座获得早期反射声,又使声场分布均匀。应该说这种传统的体型与观演歌剧的活动是适应得较好的。因此,一些后来兴建的歌剧院,尤其当座位较多时,仍然乐于采取这种形式。如1966年建成的美国大都会歌剧院和197年复建的意大利都灵歌剧院等,都是属于马蹄形多层包厢式的歌剧院。也有一些新建的歌剧院,则对此传统形式作了若干改动,或干脆采用新的体型。如新设计的纽约歌剧院,则抛弃了马蹄形平面,但仍保留了多层包厢。而建于1989年的巴黎巴士梯勒歌剧院,则抛弃了马蹄形平面和多层包厢,改为采用基本是钟形的平面和双楼座的体型,在侧墙上也设置一些浅的楼座。这种体型使空间较为开敞,同时提供更佳的视线。因此,对较小容量的歌剧院,可采用钟形、蚌形、扇形或多边形等平面,设置楼座或跌楼包厢,同时在观众侧墙上也可设浅的楼座和包厢。

 

  • 乐池设计

       

        歌剧院是音乐和歌唱二者的结合。在歌剧演出中,演员和场景是中心。由于演员的声功率与乐队相比是较小的,因此对伴奏乐队的声功率应加以某些抑制,使之不致喧宾夺主,压过演员的演唱。通常的做法是设置专用乐池。乐池设计时,应使演员和乐队都能看到指挥,通过指挥来协调演唱和伴奏。

 

        乐池基本上可分为开敞式乐池和下埋部分开敞式乐池两种。另一种下面覆盖式乐池,如德国拜罗伊特费斯特施皮尔歌剧院(又称拜罗伊特节日厅)乐池,是专为演出瓦格纳歌剧而设计的,现在很少采用,故不作介绍。

 

       开敞式乐池声学效果较佳,但乐池完全敞开,则对观众的视线有干扰,同时占地也过大。如乐队按80人计算,从舞台边至观众厅一侧的乐池栏杆止,需占6.7m宽;如乐队按110人计算,则需占9.1m宽。因此可采用让舞台台唇挑出覆盖乐池1-1.1m的基本开敞式乐池的形式。这种乐池深通常采用2.5-3.5m。有些指挥倾向于较浅的乐池,以便易被观众所看到。乐池面积可按每位乐师占地1.5-1.65m2计算。乐池设计时,应注意能将乐队声音清楚的透射至观众厅中,同时使舞台上的演员也能听到乐队声;另一方面,演员的演唱也应被乐队听到。因此,仔细的设计好舞台台口上部的反射面很重要。

 

       通常见到的下埋部分开敞式乐池,如果乐池底面积超过开口面积2倍的话,则由于乐队大部分埋藏在舞台下,使得乐队的声音听起来不自然,所以效果并不佳,还是采用基本开敞式的乐池为好。

 

  • 包厢和楼座设计

       

        传统歌剧院包厢的设计并不完全一样。以米兰歌剧院为例,其包厢开口面积仅占43%;伦敦皇家歌剧院包厢的开口面积较大,占65%;而费城音乐院歌剧院包厢的开口面积则占75%。开口面积小的优点是使包厢可反射较多的声能给池座,缺点是包厢本身接收到的声能减少,使其后排座位的听闻受到影响。为改善包厢内座位的听闻条件,应使其开口面积较大些,如达到65%-75%。

 

        歌剧院楼座设计时,应使其下部的深度D不大于其开口高度H的2倍,同时使其张角

 

  • 歌剧院音质设计要点

 

        歌剧院演出时不用扩声,但由于剧情的需要,有时需播放一些效果声,同时演出前后需要播放音乐和通知等,因此歌剧院中仍需要设置较完善的电声系统。

 

        同音乐厅一样,歌剧院规模也不宜过大,宜2000座以内为宜。据对世界上八座重要的歌剧院的统计分析,其每座容积在4.68-8.30m3/座之间,体积在10000-24724m3之间。但世界上最好的两座歌剧院建筑——米兰歌剧院和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其每座容积为4.92m3/座和6.24m3/座;体积分别为11252 m3和10665 m3。因此建议歌剧院每座容积可采用5-6 m3/座,体积宜控制在12000m3以内。

 

         关于歌剧院的混响时间,据统计,世界上6个大的歌剧院的混响时间为1.5-1.8s,而小的歌剧院的混响时间多为1.1-1.3s。米兰歌剧院的混响时间为1.2s。维也纳歌剧院的混响时间为1.3s,它们常被当成典范。因为歌剧院既要满足唱词清晰度要求,又要保证音乐的丰满度,因此,混响时间应取折衷值。建议歌剧院的混响时间,可取1.2-1.5s。混响时间的频率特性宜平直,或低频段有20%的提升。

 

        歌剧院设计时,应对其可能产生回声的后墙部位作少量吸声或扩散处理,以免对舞台上的演员形成回声干扰。同时,整个观众厅应注意取得良好的声扩散效果。

 

        歌剧院的背景噪声级同样要求很低,可采用NC-15或NR-20的标准。

 

                                                    地方戏剧场音质设计

 

         我国地方戏种类很多,如京剧、评剧、沪剧、越剧、黄梅戏、晋剧、粤剧、川剧、秦腔等。其中以京剧最为普及,全国各地几乎都有京剧团。地方戏剧场在我国剧院建筑中占相当大的比例。过去的地方剧演出时都是采用自然声,但近来也有不少剧种采用电声演出。但地方戏剧场音质设计时,仍应按自然声考虑,同时配备电声系统。

 

        除京剧外,地方戏剧场一般都不大,通常都在1000座左右。京剧院也不大,最大为1500座。一些老剧院由于规模比较小,容易取得优良的音质效果。所以建议多数地方戏剧场可采用1000座左右的规模,并以1200座为上限。地方戏剧场每座容积可取3~5m3/座,体积可控制在5000~6000m3以内。地方戏剧场的容积和观众席面积均不大,因此体型设计可采取钟形、矩形、扇形、或多边形等简单平面形状,并可设置楼座和包厢,以进一步缩短后排观众席至舞台的距离。有的剧场还可采用在不同高层处布置分区包厢席座的办法。

 

        地方戏演出时,除了演唱和乐队伴奏外,还有对白。音质设计时,既要考虑照顾到演唱和音乐的丰满度要求,又要保证唱词和对白的清晰度,因此混响时间不可过长,通常可取为1.1~1.2s。混响时间频率特性宜平直,或低频可有20%的提升。

 

        地方戏剧场的允许噪声级可采用NR-20或NR-25。

 

                                                话剧院音质设计

 

         话剧院是以自然声演出话剧的场所。在话剧院中,电声一般仅用于播放效果声。但为了现场实况转播以及播放通知和配乐等需要,仍需设置电声系统。

 

        话剧院的规模应由演员以自然声演出时,各观众席能够获得足够的响度来加以确定,对于训练有素的话剧演员,为使观众席处的声压级不低于65dB,观众厅的最大容积应不大于6000m3,一般以不超过5000m3为佳。每座容积通常取3.5~5 m3/座。观众席座位可控制在1250座以内,通常以1000座为宜。较小规模的话剧院容易取得较好的音质效果。同时,为使最远处的观众席也能获得足够的响度,其离开舞台口的距离对于池座不应大于20m;对于楼座,不应大于30m。

 

        话剧院的体型可采用矩形、钟形、扇形、蚌形、多边形、圆形等简单几何形状,并可设置楼座和包厢。地面应有足够的升起。

 

         话剧院的舞台通常为镜框式舞台和伸出式舞台两种。对于伸出式舞台,由于观众席三方围绕舞台布置,因此,通常采用梯形、半圆形、多边形和横宽矩形平面。

 

         话剧院设计时应注意消除后墙产生回声和平行墙面之间产生颤动回声的可能性。方法是做扩散或吸声处理。

 

         话剧的混响时间,以保证语言清晰度为主,故应采取较低值。但混响时间过短,会导致音质干涩,使语言声不够饱满有力。因此建议混响时间可取1.0~1.2s,低频段可提升20%,并尽量使高频段混响时间保持一致。为了使高频声不致被过度吸收,影响语言声的明亮度,宜不用或少用多孔吸声材料。

 

         话剧院观众厅的允许噪声级,可采用NR-20。低的背景噪声将有助于提高语言声的信噪比,是达到优良听闻条件的必要前提。

 

摘自《建筑声学设计原理》

分享到:0

我想说两句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