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如何打造良好声环境

发表于2017-07-21 14:32       |       46次阅读
分享到:0

怎样才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声环境呢?

1.在规划布局中考虑

在早期城市整体规划设计中,对于城市道路网规划,应按道路的功能和性质进行分类、分级。分清交通性干道(包括高速交通干道、快速交通干道和货运干道)和生活性道路(包括居住区道路与商业街等)。交通性干道主要承担城市对外交通和货运交通,应避免穿越城市中心区和居住区,可规划成环行道等从城市边缘绕过去。在居住区的外围没有交通噪声是不可能的,控制车流量是减少交通噪声的关键。 对于居住区的规划应应采取人车分流的道路系统,而且避免小区级道路有区外车辆的通过,以及组团级道路有车辆通过,另外小区内停车场要尽可能的与居民楼保持一定距离,尽量的减少车辆对居住者的干扰。在建筑布局时,把对噪声不太敏感的建筑(如商业网点、会所、居委会、银行、邮局等公共建筑)沿街布置形成声屏障,从而减少城市噪声对居住区内部的影响。

 

2.在建筑单体的设计中考虑

研究表明,沿街住宅垂直街道布置的方法并不好,虽然住宅不是面向街道,但由于噪声传入后形成一条声廊,且经过墙面多次反射,不利于噪声的衰减。建议采用混合布置的方法,避免声廊的形成。对于卧室等有较高的安静要求的房间尽量以背离街道布局,而把对噪声要求低的房间,如楼梯间、卫生间、厨房、杂物间等可放在临街一面。另外,由于当今建筑材料的发展,通过隔声外墙或者隔声材料作外墙也可以大大减弱外界噪声对居住区的干扰。

 

3.与噪声源保持必要的距离

我们知道,与点声源的距离增加一倍,声压级降低6dB。因此,对于有较大噪声产生的噪声源,比如上面提到的铁路、飞机场、港口、工业区等。在对居住区进行选址时,应以和它们远离一定距离或者在它们的上风向为选择原则。

 

4.合理设置道路屏障

在声源与接受者之间设置屏障,那么声源发出的声音就需要绕过声屏障传播,可以降低声音的总声能。一般声屏障可以用实体的墙体、路堤或者有坡度变化的地面。由于噪声绕过屏障后传播,噪声的频谱会产生变化,而高频声的衍射较低频的少,人耳又是对高频声比较敏感,因此,对于人们听到的噪声响度会有所减少。

 

5.种植绿化达到降噪作用

在噪声源与接受者之间种植高度与宽度都不少于1m的常绿灌木与高大的常绿乔木组成有层次的隔声带,以隔声带宽度不少于10m,隔声带中心的树行高度超过10m,树木的间距满足树木生长的空间为标准,形成整体的“绿化隔声墙”。大片的草坪绿地与常绿灌木丛和乔木组成的具有层次感的绿化声带,即可以减弱城市噪声的干扰,又可以净化空气,同时也成为城市中的一道美景,是一种不错的降噪措施。

高质量声环境的居住区是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是人们追求舒适、健康生活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因此作为城市的建设者要有长远的考虑,在建设的初级阶段就应该通过运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和设计手法,在整体规划布局、交通布局、建筑设计、构造设计、材料的使用上隔绝或降低噪声对居民区的影响,为人们创造出安静、优雅的高质量居住环境,有利于早日达到建设生态社会、和谐社会的目标。

分享到:0

我想说两句

在线客服